ENGLISH
网站地图
中国科学院
邮箱登录
联系我们
ENGLISH
网站地图
中国科学院
邮箱登录
联系我们
MENU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院况介绍
院情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史沿革
园区概况
组织机构
科研部门
管理部门
支撑部门
学术委员会
研究队伍
院士专家
研究员
正高级工程师
成果展示
激光测振仪
激光干涉仪
监测平台/系统
教育培养
教育处概况
招生管理
培养与学位
毕业就业
管理制度
博士后
留学生
通知公告
学术平台
学报
学会
国际科技合作平台
党群园地
工作动态
党群机构
通知公告
人才招聘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规定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信息公开申请
预算决算公开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动态新闻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科研动态
综合新闻
合作交流
传媒扫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动态新闻
>>
传媒扫描
传媒扫描
【新华社】陈芳允: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
发布时间:2022-11-04
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陈芳允是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
人生路必曲,仍须立我志
1916年,陈芳允出生在浙江台州黄岩。年少时,父亲曾几次对他说:“将来不要想做大官,而要做大事。”这对陈芳允后来为人处世有很大影响。
1934年,他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后转入物理系。抗日战争爆发前夕,陈芳允参加了“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更加坚定了科学救国、振兴民族的理想抱负。毕业后他留校任教,后到航空委员会成都无线电修造厂从事技术工作。
1944年,陈芳允报考英国的无线电工程,一考即中,一年后前往英国的A.C.Cossor无线电厂研究室参加雷达研制工作,他是团队中唯一的中国人。
青年时期的陈芳允
陈芳允在清华的学生履历片
1936年清华大学物理系部分师生,三排右二为陈芳允
清华大学无线电研究所(昆明)同仁合影,后排右三为陈芳允
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
1948年,陈芳允带着满腔热血回到祖国,随后进入中央研究院生理生化所工作,并研制出国内生物电子学方面的第一套电子仪器设备。1952年,他开始筹建电子学研究所。
1952年10月11日,中国科学院调陈芳允来京筹备电子所文件
当时发展原子能技术是中科院的重点工作之一,从苏联回来的钱三强筹建近代物理所(后改称原子能所),力邀陈芳允加入。他带着一部分同事合并到原子能所。在此期间,他参与制定了《1956-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简称“十二年科技规划”)。
《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
位于北京西苑饭店院内六号楼的电子所旧址
1958年7月启用的电子所主楼
1957年,苏联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后,陈芳允对其进行了无线电多普勒频率测量,还计算出它的运行轨道参数。
1958年,他转向脉冲技术研究,成功研制出国际领先的毫微秒脉冲取样示波器。1963年,他参加论证并提出我国脉冲鉴别器的试制方案,合作研制出原子弹爆炸测试用的多道脉冲分析器,该仪器在原子弹的爆炸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64年,他带领团队又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代机载单脉冲雷达,投产后,装备了空军大量歼击机,这是我国第一次在飞机上使用单脉冲体制的雷达。
卫星上天,我们测控
1965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工作正式启动,陈芳允担任卫星测量总体技术的负责人。
当时卫星测量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对于跟踪观测卫星应该采用哪种手段和方案,我国一点经验也没有,一切从零开始。关于无线电跟踪设备的方案争论激烈,陈芳允没有选择呼声较高的方案,而是根据我国国情与国际上技术的发展趋势,带领技术人员大胆实践,反复论证,不仅主持了技术方案的设计,还参加了设备研制和测量台站的建设工作。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由陈芳允主持完成的卫星测量方案非常有效,实现了“抓得住、测得准、报得及时”的目标,在轨道测量精度上与其他国家相比也达到了较高水平,圆满完成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测量任务,为我国卫星测控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人们争相眺望通过北京上空的“东方红一号”
人民日报关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的报道
只走别人的老路,是行不通的
陈芳允是一位善于创新、勇于开拓的科学家,他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航天测控发展之路。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后不久,我国又提出了发射地球同步定点通信卫星的计划。陈芳允经过详细调研和计算,提出了用“微波统一测控系统”作为通信卫星发射和定点时的跟踪、测轨、遥测和遥控,这一系统大大节约了卫星载荷的体积和重量,同时也节省了地面设备的规模和投资。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火箭托举中国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飞向太空,地面测控系统成功跟踪、测量。它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测控技术开始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
为了适应航天测控技术发展的需要,我国于1977年建造了“远望一号”航天远洋测量船。船上多种测量、通信设备间电磁干扰问题严重,陈芳允采取频率分配的办法,使各种设备同时工作而互不干扰,成功解决了“远望一号”电磁兼容的重大技术难题。
20世纪80年代,许多国家都把发展高技术列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一轮科技发展潮流,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向国家提出《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
1986年3月3日,这封建议得到了邓小平批示,“863计划”随后出台,它的实施为中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863计划”四位倡议者,左起:陈芳允、王大珩、杨嘉墀、王淦昌
陈芳允关于“863计划”的题词
陈芳允在上世纪70年代已经意识到卫星定位关乎国家军事和经济命脉。1983年,美国将建设中的GP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放民用,他第一时间研究了这个系统,思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技术方案。
他大胆地提出“双星定位”理论并可同时进行通信的设想,带领课题组研制了“双星定位通信系统”,即利用两颗同步定点卫星进行定位导航,并在1989年演示成功。至此,北斗系统初具雏形。2000年,我国成功发射2颗北斗一号卫星,让双星有源定位从理论变为现实。北斗一号系统利用我国当时的成熟技术,以最小投入、最短周期,实现了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自主可控。
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兴起微小卫星技术,陈芳允给予了极大关注,并不遗余力地推动该项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卫星几乎成为他晚年生活的全部。
陈芳允查看仪器设备
陈芳允在家中工作
陈芳允曾写过两首小诗:“四十京兆一技人,爱研求实不爱名,一称专家已过誉,惭愧国人赶超心。”“人生路必曲,仍需立我志,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这正是他的人生写照。
本文内容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原文链接: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1187183?d=1348cb0&channel=weixin
附件:
动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