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站地图
中国科学院
邮箱登录
联系我们
ENGLISH
网站地图
中国科学院
邮箱登录
联系我们
MENU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院况介绍
院情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史沿革
园区概况
组织机构
科研部门
管理部门
支撑部门
学术委员会
研究队伍
院士专家
研究员
正高级工程师
成果展示
激光测振仪
激光干涉仪
监测平台/系统
教育培养
教育处概况
招生管理
培养与学位
毕业就业
管理制度
博士后
留学生
通知公告
学术平台
学报
学会
国际科技合作平台
党群园地
工作动态
党群机构
通知公告
人才招聘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规定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信息公开申请
预算决算公开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动态新闻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科研动态
综合新闻
合作交流
传媒扫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动态新闻
>>
传媒扫描
传媒扫描
【文汇报】过去十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年均增长6‰,温室气体排放未得到有效控制
发布时间:2023-07-27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并未得到有效控制,过去10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以平均每年增长约千分之六的速度持续升高。这是最新发布的《全球人为源碳排放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遥感评估科学报告》得出的结论。
7月26日,全球碳盘点卫星遥感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发布由中国科学院组织编写的《全球人为源碳排放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遥感评估科学报告》(简称《全球碳排放与碳收支遥感评估科学报告》)。报告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评估了全球和主要国别的人为源碳排放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情况,在证实了当前主流科学认知的同时,取得了系列新的发现,为中国应对气候谈判与碳盘点、服务碳中和评估提供了重要科学数据。
大气温室气体持续升高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积极应对刻不容缓。而实现“双碳”目标,精准的全球碳盘点,即计算每一项碳排放(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等)和碳吸收(从大气中捕获二氧化碳等)的贡献是其先决条件。其中,卫星遥感正在成为新一代、国际认可的全球碳盘点方法,可定量监测人类活动或生态系统与大气间二氧化碳的交换情况。
报告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牵头,南京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等国内相关优势单位和骨干力量共同开展,针对全球碳计划评估中碳收支不确定性最大的化石燃料与工业碳排放、土地利用碳排放、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共三个分量,部署了11个相关专题。
报告显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并未得到有效控制,过去10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以平均每年增长约千分之六的速度持续升高,即便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趋势仍未显著降低。
过去40年,全球森林的加速损毁趋势并没有得到遏制,森林面积持续减少,全球土地利用变化平均每年产生约32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仅次于化石燃料碳排放的第二大排放源。其中,中国实施了大规模植树造林生态工程,中国土地利用变化为净碳汇效应、每年固定了近4亿吨二氧化碳,有效降低了全球土地利用碳排放。
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吸收能力持续增强,基于卫星的同化反演结果表明,过去10年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平均每年吸收了137亿吨二氧化碳,其中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每年吸收了13亿吨二氧化碳,约占全球十分之一。
全球陆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也呈逐渐增加趋势,过去40年全球土壤每年吸收了约13亿吨二氧化碳,其中中国实施了大规模保护性耕作和生态管理举措,中国土壤固碳速率最高、约占全球四分之一。
报告还显示,中国碳卫星不仅可以实现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高精度观测,还可以同化反演全球和主要国别的净碳通量,即陆地与大气之间的二氧化碳净交换量。当国别或全球尺度的净碳通量等于或小于零时,就达到了国家或全球碳中和目标。经过中国碳卫星同化优化计算的全球净碳通量估算偏差大幅缩小,将年净碳通量估算偏差从43亿吨二氧化碳降低到4.7亿吨。
中国科学院院士、空天院院长吴一戎指出,卫星遥感具有客观、连续、稳定、大范围、重复观测的优点,是全球碳循环高精度、精细分辨率监测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能够在全球碳盘点发挥重要作用,对于维护我国开展碳核查意义重大。
全球已有多个国家和组织正在大力发展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核查支持能力,发展我国自主的全球碳盘点卫星遥感能力也刻不容缓。吴一戎介绍,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下,我国将于2025年发射下一代碳卫星,可以更高精度、更高效率地监测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国产卫星在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人为源碳排放、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等方面的监测能力,为全球碳盘点和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提供中国自主的科学数据。
报告编写骨干、空天院研究员刘良云介绍,本次评估工作综合利用了卫星遥感、大数据、碳同化等先进技术和方法,监测了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时空变化,量化了人类活动和自然生态系统对大气二氧化碳增量的贡献,并发布了高精度、高分辨率的人为源碳排放和生态系统碳收支科学数据。
原文链接:
http://wenhui.whb.cn/zhuzhanapp/kjwz/20230726/531975.html
附件:
动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