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至19日,由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数字农业专委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和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联合主办、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一届中国数字农业学术研讨会在空天院海南三亚园区召开。本届会议聚焦新一代数字技术给数字农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来自全国各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60余名科研人员参加了会议。
在开幕式上,专委会主任吴炳方研究员致欢迎辞,指出粮食安全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主要目标,也是全球发展倡议的主要合作领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数字农业可为目标的实现提供颠覆性的支撑作用。他同时指出,目前数字农业对农业发展的支撑还较为有限,内在的数据、关键技术和装备仍然受到限制,数字技术特别是对地观测技术的作用和能力远没未得到发挥。他希望与会专家学者通过多学科交流讨论的方式,碰撞出更多利用数字农业技术服务粮食安全的火花,引出新的生长点,引领全球农业的发展。
主旨报告环节,吴炳方做“农情遥感监测的挑战和机遇”的报告,系统回顾了全球和国家尺度农情遥感监测系统的现状、存在问题,明确了面向全球的作物长势、面积和单产遥感监测的关键技术瓶颈及解决方案,并指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副主任委员程涛教授做“作物生长光谱监测普适性建模的探索”的报告,介绍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氮浓度、含水量三个关键农情参数遥感监测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分析,指出了普适性建模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途径和建议。副主任委员潘耀忠做“国家新一代农作物统计遥感调查关键技术与应用”的报告,介绍了“国家六级空间抽样框架”构建与遥感动态更新、“全国对地调查基础网络”遥感精准调查、“全国农作物信息层”遥感智能动态构建及遥感与统计融合技术等关键技术,实现国家农作物统计调查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副主任委员吴文斌研究员做“智慧耕地赋能农业强国建设”的报告,详述了智慧耕地的内涵和重点任务,提出了解决“3W”问题的关键技术解决方法,以“高标准农田智能监测监管”为案例介绍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会议围绕虚拟作物与耕作、精准农业与智慧灌溉、农情与农业大数据、粮食安全与“零饥饿”目标实现路径等主题开展了充分的学术交流,包括作物表型、三维建模、作物面积、长势、单产、病虫害、土壤、耕地利用与管理等多个方面,奉献了多场精彩报告,充分展示了近年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数字农业前沿科学、关键技术与创新、智慧农业发展与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深入交流并探讨了相关研究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
动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