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动态新闻 >> 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遥感数字地球分会举办学术沙龙

发布时间:2023-10-24

  9月5日,中国科学院老科协遥感数字地球分会举办“遥感技术在中国天眼选址中的应用”学术沙龙活动。会议由田国良研究员主持。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究员、国家重大工程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即“天眼工程”)台址勘探与开挖系统总工程师聂跃平,作题为“FAST工程遥感综合选址”的报告。主要介绍了天眼工程的由来、遥感技术在选址工程中的应用、技术创新和贵州省各级政府以及各族人民群众对选址工程的大力支持。

  天眼工程的建设选址是工程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其选址需具备圆形台址,所在区域无地震、无无线电干扰、无溶洞、无冰雹和洪水天气、封闭但又易到达等10余种苛刻要求。前期现场考察工作极为艰难,没有经费支持,山区尚未开发,没有道路,常有野兽出没。历经11年,科研人员走遍贵州大面积的岩溶分布地区,在分析岩性分布特征和地貌发育规律后,应用遥感技术找到大量岩溶峰丛洼地,并建立预选区的岩溶洼地信息数据库。最终,在数据库的支撑下,找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最适合建造中国天眼的大窝凼洼地。天眼工程的选址成功,是遥感技术在地质工程应用成功的典型案例。这也是天眼工程的三大创新点之一。

  讨论交流中,多位了解天眼工程选址情况或支持选址工作的专家,如田国良、周上益、王为民、魏成阶、林恒章,补充了大量的事例。参会人员感受到选址团队工作的艰辛与科研工作的不易,赞扬聂跃平等科技人员艰苦创业,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精神;希望工程地质研究人员继续努力,突破遥感技术在工程地质应用中的难点,将遥感技术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来自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的领导以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空天院的25位专家学者参加。

 

天眼工程选址

 

合影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