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动态新闻 >> 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鸿鹄专项”综合绩效评价会议召开

发布时间:2024-01-31

1月28日,“临近空间科学实验系统”前瞻战略科技先导专项(简称“鸿鹄专项”)综合绩效评价会议在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召开。

会上,国内临近空间相关领域学者和专家组成的评价组听取专项及各项目实施情况汇报,并进行质询和讨论,给出科技指标审查、监理、财务、档案、数据管理等评价意见。

“鸿鹄专项”于2018年1月启动实施,聚焦临近空间实验平台能力提升,旨在加强临近空间环境和生态系统认知,目标建成我国首个临近空间科学实验系统,引领临近空间科学研究,提升临近空间开发利用水平,是我国首个聚焦临近空间领域的大型科学计划。

经过近六年的勠力攻关,“鸿鹄专项”研制建设了我国首个临近空间科学实验系统,形成覆盖参量齐全的临近空间环境探测能力,提升我国对临近空间认知水平,奠定我国在临近空间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方面的国际领先地位。突破基于浮空器的临近空间大气环境、辐射环境、电磁环境、生物实验等种类齐全的临近空间环境探测与空地协同科学实验技术;在青藏高原对流层-平流层物质交换、代表性微生物适应临近空间极端环境的机理、行星大气等离子体耦合多样性特征等方面取得了原创科学成果;构建了精细化飞行环境预报、区域一体化预报、全球预报等多参数多时空尺度临近空间环境预报系统,显著提高我国临近空间的认知和模型预报水平。

“鸿鹄专项”实现系列临近空间实验平台工程技术突破,研制出“三类五型”临近空间科学实验平台,结合科学载荷累计开展45批次临近空间科学实验与工程试验;首创性提出多项临近空间实验平台技术路线与实验模式,并成功开展飞行试验验证,实现长航时、大高度、大载重的能力升级,显著提升我国对临近空间认知和活动能力。

另外,“鸿鹄专项”还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极大推动我国临近空间科学研究活动发展;培育新兴交叉学科“行星科学”一级学科的建立;建立临近空间科学实验社会征集与遴选实施机制,及时与院外优势单位共建实验室,联合开展临近空间科学探索;构建国内首个临近空间科学研究的数据共享服务系统,充分发挥专项数据科学价值;初步形成临近空间科学实验系统建用保障体系,为我国开展系统级临近空间科学活动奠定基础。

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发展规划局、重大科技任务局、条件保障与财务局等部门有关人员和专项依托单位、各级任务承担单位代表等70余人参加会议。


附件: